其他
广西大学,重磅Nature!
12月22日上午,广西大学召开成果发布会,介绍天文与空间科学技术团队取得的深空探索观测研究重大成果,该成果的重要部分《船帆座脉冲星风云X射线偏振趋近同步辐射理论极限》(Vela pulsar wind nebula X-rays are polarized to near the synchrotron limit)已于当日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杂志发表。
谢斐副教授作为《船帆座脉冲星风云X射线偏振趋近同步辐射理论极限》的唯一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实现了以广西本地单位为第一完成单位在《自然》发文的历史性突破。该成果不仅在广西大学“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工作中具有标志性意义,更凝聚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自治区科技厅、教育厅和科协等部门长期以来的关怀、指导,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各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
谢斐副教授介绍,脉冲星是由超新星的遗骸组成的一种高度磁化的旋转中子星,脉冲星风云则是快速旋转的脉冲星驱动的星风冲击外部物质产生的高能天体。船帆座脉冲星风云距离地球约900光年,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脉冲星风云之一。船帆座脉冲星风云在中心快速旋转(每秒自转11.2次)的船帆座脉冲星的驱动下,能够发射出射电、X射线、高能伽马射线等不同波段的光辐射,也是目前已知最亮的脉冲星之一。通过X射线成像偏振望远镜,发现船帆座脉冲星风云存在极强的偏振,是人类目前在高能波段探测到的偏振度最高的一个目标源。它改变了科学家对粒子加速机制的认识。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院士、中科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和中国载人航天空间天文与天体物理领域首席科学家张双南研究员、意大利相关领域专家等在线上参会并作了精彩点评。专家们一致认为,船帆座脉冲星风云X射线辐射的偏振度趋近理论预言的最大值,证实了辐射区域的磁场完美有序,这是天文观测重大突破性成果。
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姚作芳,自治区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朱其东,自治区教育厅科研管理处处长黄青云等专家和领导线上与会,我校总会计师宁旭初主持发布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新闻网、国际在线、广西日报、广西广播电视台等媒体记者线上或线下与会报道。据悉,广西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技术团队是面向天体物理重大科学前沿展开基础研究、服务国家深空探索战略开展技术攻关和工程任务的综合性团队,依托广西重大科创基地广西相对论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团队目前拥有骨干成员30余名,其中5人获得国家级人才称号或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最近五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含人才)类项目、重大科研仪器专项、科技部重大重点类项目10项,发表SCI高水平论文400余篇,研究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团队建成了高水平的时域天文观测平台,基于X射线偏振望远镜IXPE、费米空间高能探测卫星、伽玛暴观测卫星Swift等国际合作卫星取得系列重要成果。团队承担中国空间站天文与天体物理领域重大科学工程任务,建成了中法合作空间变源监测卫星地面VHF信号基站,主持基于暗物质卫星(DAMPE)和硬X射线巡天望远镜“慧眼”卫星(HXMT)的重点项目研究,合作基于高海拔宇宙线观测(LHAASO)和五百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观测取得重大科学发现。
往期精彩回顾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广西大学
(ID:gxuweixin)
审核丨张明洁我知道你在看哟